又近一年中秋时。据媒体记者调查,在一些地方,天价月饼以礼品卡、礼品券等形式藏身电商,线上销售成为新渠道,夹杂着鲍鱼、红酒等高档商品的“至尊礼盒”,异常热销。
一些送礼歪风换上“电子隐身衣”,一些奢华陋习试探着回流,人们清晰地看到了不良作风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尽管改作风开了一个好头,但还没有“松口气”的资本,一旦放松警惕、放宽要求,一些不良作风就可能变形复燃、卷土重来。
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中秋、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既是人们表达情感的节点,也是清风正气与权钱交易等歪风邪气进行较劲的特殊时期。一个节点就是一场战役。从中秋到元旦、春节、端午,紧紧盯着一个个节日,把作风建设的一个个具体要求,融入到一个个节点之中,才能由点及面、久久为功,织就一张反对不良作风的大网,把来之不易的好风气巩固下来。
在一个地方,社会风气的此长彼消,与权力的示范引领有着密切关系。营造良好风气,关键要管住权力之手,把握“常”“长”辩证法,在从严要求上下功夫。尤其要织密监督之网,把党内监督、专门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开启全天候与全方位的“探照灯”,无论歪风陋习穿上什么样的隐身衣,无论进行怎样的改头换面、变形变种,都将无处藏身、受到严肃处理,打碎一些不良作风“变形复燃”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