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改变“黑点思维”
2013/06/03

一张白纸上画着一个黑点,有的人只看到了黑点,就认为没有什么用处了,这是因为他钻进了死胡同,将黑点无限扩大化了,全然不觉得周围还有着大片的白纸。换一种角度,全面的看待整张白纸,就会发现白纸所占的比重和面积其实远远大于黑点。

现实中有不少人,遭受了一次挫折和失败后,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内心深出得出“我不行”、“我不是这块料”、“我这辈子完了”的结论。其实,任何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只要具有乐观主义的精神,而跳出那郁闷、苦恼的圈子。不管在多么困难、多么不利的困境中,用最短的时间,让自己迅速地去寻找到一大堆摆脱困境的办法,然后筛选出最佳方案。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胜利,所以只要能对生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什么困苦艰难都会闯过去的。(黑暗过去就是明天——阳光明媚。)

记住不管是谁不管困境多难,千万不要走进死胡同,一定要换个角度来分析,从圈子外来看待问题。视野开阔了,问题反而变得不那么严重了。有一个笑话说,鸡跟牛发牢骚:“人让我们多下蛋,自己却计划生育,太不公平了。”牛说:“你那点委屈算什么,那么多人吃我的奶,谁管我叫过妈?”

碰到一次倒霉的事就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出了一次差错就认为自己是一个粗心的人,不能干大事的人,这些都是典型的“黑点思维”。其实,当你抱怨买不到合适的鞋的时候,有人还没有脚呢!——你并不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自己拥有的,你不必炫耀,因为别人也在努力,也会拥有。)

点评:人要注意任何时候都要看到光明的一面,多么困苦的环境都会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去努力寻找摆脱困境的办法,人间什么奇迹都是通过艰苦创造而实现的。

只看自己拥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

在台湾,黄美廉的名字家喻户晓。她出生时因为一些意外而罹患了脑瘫,在六岁之前全身的运动神经受到伤害,口水常常不停地向外流,而且也失去了发声讲话的能力。在旁人的眼里,她就像是一个怪物。但黄美廉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的精神,小学二年级时,在老师马怡江的启发下,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确立了当一位画家的志向。中学毕业后,黄美廉进入洛杉矶学院和加州州立大学研读艺术。在付出比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之后,黄美廉最终获得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而她的画展也轰动了世界。

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个中学生问她:“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难道从来都没有过怨恨吗?”

在场的很多人都责怪这个学生提出了这么不敬的问题,担心黄美廉难堪和受不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不能说话的黄美廉嫣然一笑,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这么几行字:“①我好可爱!②我的腿很长很美!③爸爸妈妈那么爱我!④我会画画,我会写稿!⑤我有一只可爱的猫!⑥上帝这么爱我!⑦还有……”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掌声在学生中经久不息。

点评:我们很多人感到自己不幸福、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只看自己没有的,不看自己拥有的,所以,越看、越比较,越觉得自己不幸福。人的一生不可能得到他所想要的一切。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知道自己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谁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不知道自己幸福的人就是最不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