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的伟大精神,具有理想高远、紧贴实际、科学理性、人文关怀等鲜明特点,从根本上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先进性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源泉,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基础,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保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使党的伟大精神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党也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党无精神不强。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自5月13日至6月15日,本报在理论版推出“寻根——中国**的伟大精神”系列专版,对具有代表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进行深入解读,追寻其历史轨迹,探究其深刻内涵,阐释其时代价值,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大家普遍感到,中国**的伟大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政治优势,是我们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创美好新生活的不竭精神动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需要继续大力弘扬这些伟大精神。
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史
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我们党的90年,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年,也是党不断发展壮大、日益坚强成熟的90年。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古老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民族从任人欺凌到振兴自强,人民从受苦受难到富裕安康,党也从成立时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我们党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也是不断培育形成伟大精神的历程。
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人和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向前。在这极其艰难曲折的过程中,无数中国**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正是这些伟大精神,使我们党与以往的政党、使我们的军队与旧式的军队在精、气、神上有了根本区别,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为中国革命在困境中峰回路转、呈现蓬勃生机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推动中国革命在艰难中奋进、在曲折中前行,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在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人和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继承革命年代精神培育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正是中国**人豪迈气概的生动体现。这些伟大精神,为党带领人民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人和中国人民开拓创新、走向富强。
党的伟大精神具有鲜明特点
理想高远。紧贴实际。科学理性。人文关怀。
党的伟大精神,从根本上说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一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奋斗目标。无论革命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贯穿其中的都是党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这是每种精神都固有的“内核”和不变的“基因”,一脉相承地体现着党的伟大精神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这些伟大精神在坚守“内核”和“基因”的基础上,又是与时俱进的。纵观90年来党所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其内容总是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增添新元素。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再到改革时期,随着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和党领导的事业不断推进,尊重科学、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等新的元素被不断充实到党的伟大精神之中。二是不断赋予新内涵。艰苦奋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是党的许多伟大精神共有的内容,但由于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不同,它们的具体内涵又有所区别。长征精神强调的独立自主,是要回答如何从实际出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大庆精神强调独立自主,是要回答在艰苦条件下如何自主创业;而改革开放精神强调独立自主,则是要回答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90年来,正是在坚守与变革、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中,党的伟大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不断发展着的党的事业提供着不竭的精神动力。
只有中国**才能培育形成如此伟大的精神
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根源。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培育形成一系列伟大精神,根本条件是党所具有的先进性,深厚源泉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坚实基础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基本保障是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中国**才能培育形成如此伟大的精神。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
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源泉。
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基础。
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保障。
让党的伟大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闪耀璀璨光芒
90年前,中国处于被压迫、被欺凌之中,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痛苦地摸索着。90年后,在中国**的领导下,神州大地沧桑巨变,中国人的强国之梦、复兴之梦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全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尤其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了大量新矛盾新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总体而言,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党的伟大精神,让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闪耀璀璨光芒。着眼于新的形势、新的实践、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实事求是精神。
改革创新精神。
以人为本精神。它强调人文关怀,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益,关注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最集中最生动的表达,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我们应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精神,尤其是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艰苦奋斗精神。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物质条件困难时期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而且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条件下实现更大发展、永葆先进本色的重要保证。当前,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质需求,主张吃糠咽菜、节衣缩食,而是要求我们在看到成就的时候决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滋生贪图享乐的思想,而是始终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90年来,我们党创造的辉煌业绩举世瞩目,形成的伟大精神影响深远。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深入把握党的伟大精神的科学内涵,结合新的实践、新的发展进行丰富升华,把弘扬这些伟大精神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