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远离诱惑——必须从思想上忍得过
2014/05/22

远离诱惑——必须从思想上忍得过 

现实生活中“忍不过”者又何止文强等判处死刑的人?其情形都是缘于“忍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贪婪”的诱惑。这些贪官身居要职,对党纪国法不管不顾,对行贿受贿、贪污腐化等行为的恶果不可能不知,而是贪婪的诱惑会使人丧失理智,继而只见眼前利益,不见潜在“杀机”,如同鱼儿只见食而不见钩,经不住诱惑就把钓饵吞了下去。“忍不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心存侥幸。面对诱惑,明知“东窗事发”的惨痛下场,却常常自作聪明,总认为自己手段高明,即使被举报,也难以被查得出来;有的则认为现在有问题的不在少数,还不一定能找到自己头上;还有的认为“一次两次不要紧”,以“小事情无所谓”开脱自己,结果从放纵小节开始,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越陷越深,无法自拨。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充满了形形**的诱惑,这些诱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才能做到“眼里识得破,思想上还须忍得过”呢?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信念动摇、地动山摇”。作为领导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忍得过”的强根固本之举,持之以恒地掌握理论学习和政策纪律法规的约束。下功夫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本质要求,既重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根本问题,又重视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用理论武装好自己的头脑,又要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坚定,切实分清是非、荣辱,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诱惑,切实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其次要加强党性修养、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修养、特别是思想的改造,是领导干部学习“忍得过”的重要途径。作为领导干部,应紧紧围绕为党增光、为国出力、为民造福这个本质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不断克服自私、自利、贪图安逸的劣性,抑制私欲和杂念,不因金钱而变节,不因小节而失足。坚持思想教育和自我修养相结合,着力在触及灵魂、提高觉悟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好“为谁当官、为谁用权、为谁服务、为谁挣钱”的问题,筑牢“识得破、忍得过”的思想基础。

    要经常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思、自我改进、注重从别人“忍不过”的教训中弄清是非、划清界限,在思想深处进行分析研究,切实把别人的教训当成自己的切肤之痛,把握正面积极快乐的精神化作内在的信仰和约束力量,一定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牢牢把握组织原则、特别在思想道德和法规纪律的做法上,做一个优秀管理干部是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所希望的。

犯罪案例

内外勾结侵占公司财务的员工

张某某,山东某化工有限公司分厂职工。因涉嫌犯职务侵占罪于2007年5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18日被某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被批准逮捕。

芦某某,山东省邹平县农民。因涉嫌犯职务侵占罪于2007年5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18日被某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被批准逮捕。

主要犯罪事实:2007年1月至5月,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利用职务之便,与犯罪嫌疑人芦某某先后15次采取少开发票多装货的手段,非法占有山东某化工有限公司货物价值共计120800元。

2008年3月12日,经某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被以职务侵占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五年。以职务侵占罪判处芦某某有期徒刑五年。

个人开销公家报  小会计一年吞11万

北京某公司会计丁薇,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除将自己、亲属及朋友的消费票据拿到本单位报销外,还想方设法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将单位公款据为己有,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便侵占了11万余元公款。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职务侵占罪,终审判处其三年有期徒刑,扣押在案的10万元和继续追缴其1万余元非法所得,发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