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人民永远铭记着这一黑色时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羌族自治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全县4.5万户的151300多间房屋倒塌,全县境内水电气交通通讯全部瘫痪,1200多公里国道、省道、县道及乡村公路全部垮塌损毁,50多座桥梁垮塌。
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垮伟大的中国人民。灾情发生后,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立即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捐款捐物200余万元,派出由公司副总经理张磊带领的抗震救灾工兵二连,迅速从设备租赁公司、装饰公司、消防公司、胡正禄、王学东、杨志远、耿海等项目部抽调精干力量,分三批共计66人,于2008年5月23日凌晨率先进入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乡。
山东新城建工在省、市援川指挥部领导下,在当地政府、村民的支持下克服了当地山区地势复杂、多雨路面泥泞,板房基础选址困难等恶劣的现场环境后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现有3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党的工作,保证了援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5月28日下午,完成香泉乡黄江村26套板房的施工抢建任务后,克服各种困难,连续奋战施工,以3天3夜的时间,顺利完成了香泉乡流溪村小学400余平方米的教室及配套板房的建设任务,保证了淄博市政府下达的6月1日学校正式开课的任务。
山东新城建工在流溪村、太平村、光明村、龙凤村四个重灾村的援建施工过程中,克服余震不断、道路崎岖、蚊虫肆虐、天气变化多端、忽而烈日蒸烤,气温高达40多度,忽而大雨瓢泼,难辨汗水雨水、饮水短缺等困难,冒着唐家山堰塞湖高悬头顶的危险考验,新城建工66名援川队员冒雨连续奋战3天4夜于6月21日上午9点顺利完成淄博市政府下达的施工任务。
保证了淄博市政府向北川县政府整体交房1000套交房仪式的正常举行,标志着淄博市率先在全省基本完成了对口援建过渡性安置板房任务,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和当地老百姓的赞赏,被山东省政府、淄博市委、市政府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被淄博市总工会授予支援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成为“北川香泉荣誉乡民”。
山东新城建工自首次入川到竣工凯旋归来,全体500余名员工加入到援建、重建工作中,承接了北川新县城温泉片区26#街坊、28#地块安居房工程。时任公司总经理-岳可江多次赴川督战、动员、慰问并落实耿玉金董事长要求的目标,副总经理张磊常驻工地现场组织施工,在山东省和四川省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支持下,在当地各级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在新城建工人的努力下,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三年的施工任务。
工程竣工后,一次性通过验收,达到优良标准,顺利获得四川省-天府杯、绵阳市-绵竹杯、四川省-优质结构工程、山东省-泰山杯、山东援建四川-安全文明工地,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的四川灾后援建安居房工程。在支援北川新县城建设的过程中,山东新城建工员工不忘灾区人民的生活,踊跃捐款、积极捐物累计达270余万元,支持抗震救灾家园重建工作。经过50多年的发展,山东新城建工稳步提升,屡创佳绩,赢得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与业主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