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壮言:“我们去进京赶考。但愿我们能考出好成绩,不要退回来,我们不做李自成。”65年后,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贯彻八项规定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铺开,堪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党上下的一次大考。湖南株洲市芦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迎接好这次时代大考,着力解决立场问题、思路问题、方法问题、机制问题和作风问题,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全力服务民本民生,为推进“四化两型”、“升级版株洲”建设,谱写“中国梦”的芦淞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思民本,强宗旨,解决立场问题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一切依靠群众”,是由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决定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英雄安泰。大家公认他是无敌的英雄。他的力量就在于,每当他同敌人决斗而遇到困难时,便往生育和抚养他的大地母亲身上一靠,就获得了新的力量。但是一旦他无法再靠近大地,就会被打败。斯大林曾把党比作安泰,把群众比作大地----安泰的母亲,并说,只要党同自己的母亲、同人民保持联系,就有一切把握,就始终是不可战胜的。斯大林的这个比喻无疑是非常贴切的。对中国**人来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与其说是一种道德要求,不如说首先是一种政治要求和立场宣示,是一种信念伦理和信仰要求,丧失了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和信仰就等于丢掉了根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大部分涉及民生,各项工作涉及到人,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把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意志、利益作为人社部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推进人社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地、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人社事业各项工作中去。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重民生、识大势,解决思路问题
人社工作是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环环相扣,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认清大局大势,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安排,更加科学地谋划和有效推动全区人社工作新发展。一要坚持“一条主线”,找准切入点(“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这条主线彰显了“人”在人社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新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加繁重,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必须继续坚持这条主线,把民生工作、人才工作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以此总揽人社工作全局。二要突出“两个服务”(“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找好着力点。**同志指出:“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必须找准工作着力点,解决“桥”和“船”的问题。“服务大局”。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为大局服务,自觉将人社工作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谋划。使人社工作与全区工作大局合拍合调、同频共振。“服务群众”。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上;着力激发人的创新创造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撑;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守住三条底线(基金安全底线、考录招聘安全底线、数据安全底线),找出薄弱点。“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从人社工作基金安全、考录招聘安全、数据信息安全等群众最关注、矛盾最突出、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出发,全面查找安全风险点,切实加强监管,确保形象正派、工作规范、队伍安全。四是抓好“七大板块”(就业、社保、人才、收入分配、人事制度改革、劳动关系、绩效评估工作),找到平衡点。人社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项工作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坚持统筹兼顾,既突出重点,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开展;又兼顾一般,学会“弹钢琴”,分清轻重缓急,做到协调处理、良性互动,不能顾此失彼,相互掣肘。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察民情、讲规律,解决方法问题
人社部门过往的一些政策措施,为什么群众不理解、不认同,甚至观点很偏激、情绪很激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工作不到位、方法欠妥当也是重要原因。如何才能更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如何接“地气”,增“底气”、冒“热气”?这就要求我们要察民情、讲规律,看清长远趋势和发展方向,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要处理好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关系,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人社工作的核心是人,而人的行为是受利益驱动的,人社部门无论是在制度设计、程序规范上,还是在推进工作、开展服务上,都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特别是要更多照顾基层弱势群体的利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最大限度增加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二是处理好尽力而为和力所能及的关系,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城镇化加速推进、人口老龄化高峰不断迫近的主要战略转型期,经济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社部门各项就业创业、社会保险政策的制度安排、享受范围、保障标准,都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防止超越阶段,防止不切实际,防止吊高胃口。三是处理好竭泽而渔和放水养鱼的关系,多做放水养鱼的工作。无论是民生之本的就业、民生之安的社会保障、民生之源的收入分配,还是人事考录招聘、人才开发使用,都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发展和价值实现。囿于思想观念的桎梏和体制机制的藩篱,束缚人的创新创造活力,就是“竭泽而渔”;着眼长远,以人为本,激发人的创新创造活力,就是“放水养鱼”。要大力营造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成长进步的机会。四是处理好按部就班与推陈出新的关系,多做推陈出新的工作。做好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保持连续性、争取新发展。按部就班、平稳过渡,是过程;推陈出新、改革发展是目的。当前,人社领域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所面临的都是一些重大制度性、体制性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社会普遍关注的养老保险“双轨制”问题、收入差距问题、公务员工资制度等,都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亟待以更大的勇气、更高的智慧通过深化改革加以破解,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解民忧、见实效,解决机制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做群众工作更为复杂,难度也比过去更大。人社部门要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寻找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必须建立健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机制,实现群众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化。一要沉下去,建立调查研究机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把调研工作作为人社部门一项基本的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贯穿于人社部门的业务各领域、工作全过程。局领导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10天,事业局负责人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20天。二要打开门,建立诉求表达机制。健全信访责任体系,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确保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得到办理;建立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制度,局领导每季度安排一次公开接访;大力推广通过网络短信平台、电话热线、意见信箱、民情恳谈会等形式与群众沟通交流,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三要拓言路,建立民主决策机制。人社工作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领域的重要决策、重大项目和敏感事项,要严格实行公示、听证、咨询和风险评估,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认真听取、采纳人民群众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四要出重拳,建立权益维护机制。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全力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建立群众权益状况定期分析和报告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拖欠职工工资、拒不参保缴费、违规评定职称等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行为,组织开展整治非法用工违法犯罪和劳动用工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五要尊民意,建立监督评价机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人社工作好不好、政策优不优,请群众来监督,让群众来评价;要继续拓展群众监督的渠道,创造能够监督、方便监督的平台和条件,重视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积极传递改进工作、鼓舞士气、提振精神的正能量。同时,把群众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把群众工作实绩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党性分析和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顺民意、清污垢,解决作风问题
一个单位风清气正,才能获得群众的真心支持,才能推动事业的长远发展。“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聚集作风建设、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作为核心任务,抓住了根本、点到了要害。一要坚持不懈抓学习。按照建立学习型机关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学习制度,坚持“每天学习1小时”,组织“机关大课堂、二级局小讲堂”,把学习作为干部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二要坚持不懈抓落实。千条万条,不落实就是“白条”;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要大力提倡马上办理的工作作风,把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制定好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务求实效,不能喊口号、搞形式、走过场,沉下心来扎扎实实抓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三要坚持不懈抓整改。自觉查找在坚持群众观念和履职为民方面的不足,促进机关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的高高在上“老爷病”、工作消极“懒散病”、事不关己“推诿病”、政令不通“梗阻病”、急功近利“浮躁病”、铺张浪费“享乐病”得到有效扭转。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坚不可破。四要坚持不懈抓团结。一个单位只有上下齐心、和谐融洽,才能干好工作、成就事业。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团队意识,积极营造上下齐心、内外和谐、整体融洽的良好氛围;要坚持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论选人用人,坚持以事业为重、以发展为大选人用人,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五要坚持不懈抓廉洁。“铁面无私是公仆,两袖清风是官德”。廉洁奉公,是**人最重要、最基本的品格,也是对政党、对党员的考验。人社部门的很多工作都涉及到大量资金。一方面,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资金管理安全完整、资金分配公开透明;另一方面,要靠严格的自重、自醒、自警和自律。领导干部要搞一次自清,自己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
践行群众路线、服务民本民生,坚定立场是根本、明确思路是引领、注重方法是基础、健全机制是关键、改进作风是保障。人社部门做好这篇文章,就是坚持落实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坚持落实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就是回答和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借用毛主席的话,“如果我们真正这样做了,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