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最早一批进入北川参加援建的施工队伍,在北川香泉,他们接连拿下了几个大工程,被淄博抗震救灾援建北川前线指挥部誉为“能创造奇迹的队伍”。
他们抢建起了山东援建北川的首批赈灾房,他们抢建起了震后北川第一所复课小学,他们抢建起了震后北川第一所中学,为北川香泉乡成为震后北川第一个整建制学校全部复课的乡镇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就是山东新城建工突击队。一个在北川接连创造奇迹的不是军队的军队。
80多万元捐款用于抗震援建
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在获悉5.12四川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后,立刻引起了省优秀人大代表、党委书记、董事长耿玉金为首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他们立刻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号召,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于5月15日紧急召开经理办公会并做出明确指示,以上级主管部门抗震救灾的部署任务作为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组织公司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学习,奔赴灾区进行援建工作。同时,公司党委成员以及全体党员带头,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救灾工作。他们先后于2008年5月16日捐交桓台县慈善总会100000元;5月18日捐交桓台县慈善总会15570元;5月18日捐交淄博市慈善总会10000元;5月21日公司党委组织党员交特殊党费11150元; 5月25日捐交淄博市红十字会50000元;5月27日捐交济南市民政局10000元;6月5日捐交桓台县慈善总会5250元;为圆满完成市政府部署的抗震救灾任务,公司与市建委紧密配合,从项目部精选了65名以安装工为主、包括电焊工、电工、瓦工等配套齐全的由公司副总经理张磊同志亲自挂帅的施工队伍奔赴灾区。行前,公司为援建人员发放随行费用66000元,为解除援建人员后顾之忧,麦收前期发放麦收补贴33000元;为更圆满地完成援建“赈灾板房”的安装任务,购买工具、机具、板房配件等计93800余元,并提前预支付了所有援建人员一月的工资409200元,截至6月20日捐款、捐物累计达803970余元。
5月23日北川成立66人援建突击队
5月23日,新城建工第一批援建人员奔赴北川,公司根据市政府、市建委的统一部署,正式成立了以公司副总经理张磊为首66人的新城建工援建突击队。他们在北川克服了当地山区地势复杂、多雨路面泥泞、板房基础选址困难等恶劣的现场环境后,于5月28日下午完成香泉乡黄江村26套板房的施工抢建任务。同时,根据市政府现场指挥部统一部署的抢建香泉乡流溪村小学的大跨度、大面积400余平方米的教室及配套板房(包括厕所在内)的抢建任务,我公司援建队伍通过进行合理的工种搭配,分组进行施工,发扬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以三天三夜不停施工的高速度,按要求质量于5月31日深夜顺利完成抢建任务,保证了淄博市政府下达的保证6月1日学校正式开课的任务。
小学建成后,新城建工的突击队员又奋战在了流溪村、太平村、光明村三个重灾村的援建施工现场。在援建现场,施工负责人根据三个村的地势环境和实际情况,对援建队员进行合理的工种、工具、机具搭配,分成三个工作突击队,全面展开“赈灾房”搭建安装任务,在施工区域分散、道路多雨泥泞,原材料进场全面实行人抬、肩扛的恶劣施工环境下,于6月18日完成了市政府现场指挥部的既定任务,将169间板房交付灾民入住。随后,新城建工突击队又接下了流溪村24间,凤凰村40余间的板房安装任务。
工地上开展“争当安全施工监督员”活动
在北川香泉援建现场,为确保前线施工人员和援建物资安全,新城建工援建突击队临时党小组针对援建施工点危房多、雨天多的特点开展了“争当安全施工监督员”活动,要求党员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影响和带动施工队安全顺利完成过渡性安置房建设任务。他们先是落实安全防范知识宣传责任制。要求3名党员充分利用施工间隙、就餐和早晚休息时机,采取灵活有效方式面向施工队员随时宣传防震、防雨、防雷击、防施工事故等安全防范知识,认真做好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工作,防患未然。接着建立了党员夜间轮流巡查制度。制定党员夜间巡查值班表,明确检查的重点部位、重点援建物资、注意事项及临机处置方法,并及时避免了一起危房断裂给施工人员带来的伤亡。三是强化党员责任意识。6月5日晚12时,施工地突降暴雨并伴有强烈的余震,刚刚从后方运到施工点的灾区紧缺物资20吨水泥眼看就要被暴雨淋湿,党员伊祖国迅速喊醒住在同一帐篷的宋兆军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冲向施工点用篷布遮盖水泥,由于风力过大篷布一次次被掀开,两人就用身体死死压住篷布等待队友支援,确保了援建物资的安全。
我是老兵我有责任赴灾区参加援建
伊继明是新城援建突击队的一名队员。5月20日,得知公司要成立援建突击队的消息后,他第一个写了志愿书,申请马上赴灾区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从电视上和报纸上看到人民解放军奔赴灾区的事迹后,我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报国之心,我也曾是一名军人,没能参加保卫祖国的老山战役已经是我当时作为现役军人的最大遗憾……,在抗震救灾的战役中,我看到战友们的身影,我的一腔热血再次沸腾,现在全国各条战线都志愿到灾区抢险,我再也不能失去这次机会,让我第一个去吧,让我这个老兵加入到救灾的大军中去吧,我会让灾区人民记住我们淄博人的!”
他不负誓言,作为第一批淄博救灾人员奔赴救灾前线,在工作中,他充分发挥了技术人员的特长,不仅负责技术工作,而且和队员们一道扑下身子一块挖土、整地基、运屋架、扎钢板、支板房,只要是我们的施工现场,无不出现他身着迷彩服的身影,总是一身泥水,一脸的汗水,原本不白净的脸,在一天不足三个小时睡眠和繁重劳动的劳累下,愈发的黝黑了,人也变的苍老了许多。在施工中,他和队员们一道,发挥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军人作风,连续两天一夜不合眼,硬是把足有400余平方米的流溪村小学教室等配套板房任务全部拿下,保证了6月1日的按期开课。
因为等着教室安装完毕后开课,很多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自愿加入到施工队帮忙,与我们的队员并肩作战,在第一节课上老师们泪流满面地对孩子们说:“一定要记住淄博、记住淄博的施工队员、记住淄博的好心市民”。当地的老百姓看到伊继明和他的同伴们疲惫的身影,抚摩着那整齐、洁净、舒适的板房,一个个落下了感激的眼泪,由衷的感叹:“淄博人真是好样的”!
伊继明自5月23日赴四川参加援建“赈灾板房”,截至6月20日已连续出工29班次,最长的一天只睡了五个小时觉,最快的吃饭速度仅有五分钟,最多的时间是干活,只有在讨论技术问题的时候,他才站一会算是休息,其他的时间就是干活,队友们称他是:“不散架的机器”,“不戴军衔的解放军”!
伊祖国突击队成为“工人先锋号”
5月20日,新城建工根据市政府、市建委等部门的部署要求,迅速组建赴北川援建突击队。正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新城建工设备管理处计量科长、中共党员伊祖国同志临危受命,以一名受过大学教育的知识分子特有的素质和以前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优势,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从踊跃报名的公司员工中选**,并做为第一批援建四川突击队队长的身份与其他几名骨干人员组成了“伊祖国突击队”,于5月23日起程急速奔赴此次地震受损最严重的北川县香泉乡展开“赈灾板房”的选址、安装工作,5月28日,他们突击完成了香泉乡黄江村26套板房的施工抢建任务。
随着第二批骨干人员的到达,伊祖国带领的突击队增加至12人,为完成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抢建香泉乡小学的大跨度、大面积400余平米的教室及配套板房(包括厕所在内的抢建任务),伊祖国组织突击队队员合理搭配工种,以三天三夜连续作战施工的精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市政府要求的保证6月1日学校正式开课的施工任务。
随后,他还率队参加了流溪村、太平村、光明村、凤凰村等几个重灾村中受灾最严重的流溪村的援建任务。6月13日,他们将赈灾房交付当地灾民,流溪村支部书记金虎与流溪村民一起亲手将充满灾区人民感激之情的感谢信张贴在市政府总指挥部的门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名优秀的突击队长,伊祖国每次通过电话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都没有过多的语言,他只说了这样几句话:“我们一切都好,一切顺利,请领导放心,并转告淄博人民放心,我们是代表全淄博人民来的,我们会为淄博人民树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