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中华经理听《李振华老师事迹报告》有感
2013/06/04

在全国人民学习“雷锋”、“郭明义”的大背景下,四月三日,公司邀请了李振华老师来给大家做事迹报告,伴随着大家热情的掌声,一位朴实无华的老者走上台,谦逊的给大家鞠躬致意,平和、儒雅的形象立刻给了我很深的触动,简要的介绍后,李老师开始了他的报告。

随着他的娓娓道来,一个从南京毕业后,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支援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自己要求到最困难地方去锻炼、17岁的大学生形象丰润了起来。翻山越岭、雇小毛驴赶路、两次坚持到最最贫困的农村、村支书领着上山神庙、深夜的凄凉和恐惧、生活上的不适应,这些都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但经过李老师的讲述后,它们却像一部纪实电影在我面前放映着。给学生讲第一节课让自己觉得一无是处,那种语言不通、举目无亲的境遇;那种连吃饭都被人看笑话的生活状态,让一个还没成年的小伙子怎堪承受,他也有过后悔、想过放弃,但他做的更多是去适应、去改变自己,其实那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坚毅刚强的李老师却一一做到了。

就这样南京城长大的洋大学生与大山深处的苦孩子们成了师生、挚友,深山里的苦成了他执教的动力,锻炼了他像大山一样沉稳、坚忍的性格。有一年高考临近,一封“父病重,速归”的电报从老家发来。但高考事关几百个学生的命运,他提出暂时不能回去。第二封“父病危,速回”的加急电报,更让他焦急万分,坐立不安,他毅然安排同样上高三的儿子回家伺候老人。儿子哭着走了,学习成绩优异的他高考失利,这也成了李老师心中永远的痛。当“父病故”的电报送到手中,他跪在地上,喊着:“父亲,儿子对不起您……”。说到此处,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会场内掌声久久不能平息。是啊,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没能在床前端水递药尽孝心,但却换来了几百个孩子的感恩之心;儿子落榜却换来了全市历史上最好的高考成绩;深藏心底无法释怀的那份悲伤和内疚,换来如今这样桃李天下,硕果神州!苍天是公平的。

骑了48年的一辆自行车承载着多少润物细无声的往事;戴了46年的一块手表滴滴答答之间,记录着李老师蜡炬成灰泪始干;从来没有穿过皮鞋,却走出了令所有人仰慕的金光大道;洗得泛白的一身灰色的中山装却诉说着怎样为人师表!这位勤俭节约的老师59年间累计捐款81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0多人。如今已76岁的老者,本应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他却依然像一个默默坚守岗位的战士,带着自己的使命拼搏不息,成立各种救助基金,为了孩子、为了穷人。他用瘦弱的身躯,擎起了沂蒙山区简陋的教室;用坚挺的脊梁,撑起了穷苦孩子一片希望的天空;用赤诚的爱心灌溉了失学孩子干涸的心田。

两个小时的报告中,多次被长时间的掌声所打断,我相信这是大家与李老师心灵的共鸣,是每个人由感而发的敬意!连续几届当选优秀人大代表的他对得起人民的信任;对得起老区人民为他塑的雕像;更对得起国务院专款为他建造的展览馆。这位普普通通的**员,用他宝贵的青春唱响了那首《爱的奉献》!他一生没有了不起的大举,却有着感天动地的赤诚。

公司组织的这次学习,这对我个人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感谢公司、感谢耿董给了我这样一个洗涤心灵的机会,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让自己慢下来,好好沉淀、反省自己是多么重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纵容自己与良知、大爱渐行渐远!我敢说在“德育”这方面,新城建工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同行业的前列。耿董一直致力于员工的个人素质、企业文化、道德教育的宣扬,让我受益颇丰。如果团队中每个人都一味的去逢迎领导,那肯定是一个失败的团队。相反,一个团队积极向上的一面,没有人去歌颂、传扬,这注定也是一个没有上进心、没有核心价值的团队。

通过听取李老师的汇报,我深深的懂得了一个道理:人世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执着的去追求、真诚的与人交往、诚心用心尽心的去工作、自己的人生一定会很充实、很完满!

我工作中也经常遇到自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每当这时就会找很多的理由去消极、躲避,不能直面困难,这样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会给自己增加更多的障碍,拖延时间。像每次工程投标,都需要查阅多方面的资料,咨询各种材料的价格,这个过程的确很繁琐,我也有过“差不多就行”的想法,但每当看到像王仲锡、于昌宝科长这样老一辈的预算员,在认真的对比、仔细的查找时,我迅速打消了这种念头,想想这真的不是件想当然的事情,这是关乎一个工程成败、盈亏的第一道关,而我们就是把好这道关的重要的一员!当工程中标后,与建设单位洽谈合同,同样是困难重重,需要来来回回的多次磋商,但我觉得这时候更不能见困难就放弃。一个条款、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都能影响整个合同的法律效力,谈合同时的不认真、不充分会直接导致工程施工中遇到纠纷,甚至是诉至公堂,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作为预算员提报工程结算是所有工作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肯定会遇到头疼的问题,诸如变更签证的完善、图纸的搜集整理、材料价格的确定、各种成本的核算等等,可谓是艰巨繁杂,这时候能做的只有静下心来,理顺思路,通过一种仓库材料、一个劳务外包、一项成本去联想是否有漏算的项目;回想从开挖基槽到竣工清理整个施工过程,做到不漏算,至于多算、巧算,那更需要高超的业务技能作保障,这也是我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总之通过听这次报告,李老师那种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气魄令人感动,我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党员中的一名,我会以此为契机,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业务素质,干好本职工作, 以优秀**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项目部、公司的各项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这次学习所感!

再次感谢公司、耿董组织这样的学习,让我有了新的升华,这才是对企业文化最生动的诠释!也是对学习雷锋活动的最广泛体现!


                                 付汝波项目部项目副经理(经理级)王中华  2012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