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些话不能乱说
2022/11/10

当今社会虽然科技进步,信息发达,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最直接而主要的还是语言。只要不是哑巴,就不可能不说话。然而,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说,也不是什么时候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而是有些话不能乱说。 

有些人总是喜欢捕风捉影,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说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是的,一个人的水平、素质如何,从他的谈吐中便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倘若老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人们大约会自然而然地降低对他所说的话的可信度,所谓“言多必失”就是这个道理吧!一个负责任的人是不会乱说话的,因为乱说话这不是他的品格。

 关于如何说话,古人早已为我们提供了经验,总结了教训,可有的人就是屡犯不改!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虽然,人一说话不一定就会惹祸,但很多祸确是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而惹出来的。例:三国时期,曹操的手下——掌管文书的“杨修”,他是很聪明的人,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一次“杨修”去见曹操,曹操正在吃鸡,适逢军士来请示口令,曹操答:鸡肋。“杨修”听后返回营寨,收拾行囊,众人问为何?“杨修”答:咱们马上就要退兵,故提前收拾好!众人皆惊。“杨修”说:主公已生退意,“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故有此说!众人一听,也纷纷回营收拾行囊准备撤退。曹操听后大怒,说:“杨修妖言惑众,扰乱军心”!令将“杨修”斩首示众,以整军心。“杨修”之死就死在他乱说上。所以,人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一些不该说、不能说的话不要乱说。

 俗话说:“良言半句三冬暖,恶语一字六月寒”。这大概是要我们多说暖人心的话,少说伤人心的话吧!是啊!“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是永远收不回来的”。有时一句无意的话在有意的人听起来也非同小可了,你再解释也没有用处。这时候,你该知道有些话不能乱说了吧!社会不喜欢惹是生非的人,你若想让他不要乱说简直像要把湿透的棉被晒干那般难,对于一个乱说已成了习惯的人来说,你又怎么堵得了他的嘴?当说谎已成为某些人的标志,谁还会听信他呢?这个人不再被人在乎时其实也够可怜的!一旦事情巧合后果是难以想像的……俗话说“墙倒了砸不死人,舌头倒了就能砸死人”!

 一个人若想要得到尊重,就不能不“自重”。嘴巴是自己的,管好嘴巴也是自己的责任。一个人说与不说,少说多说,说真说假,胡说乱说全在自己。如何说话,该怎么去说是个人的选择。国学大师季羡林就选择“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大家如果平时多想想季老这句话,也是有一定的哲学道理的!

 请注意:如果将一些不能说的话乱说了,对己、对人、对一切将是百害无一利的。我们作为新城建工的一员,就要按照企业文化里要求的“凡不利于企业形象的话不说、凡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话不说、凡不利于企业利益的话不说、凡不利于规章制度的话不说、凡不利于工作、团结的话不说、各种风凉、牢骚、破气的话不说”。这是企业管理要求的,更是我们做人的标准。所以,我们在把话说出口之前,要多想想哪些是不能乱说的。

 牢记:说话,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不乱说话,更是一种素养、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