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的幼儿园,老师会教孩子们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不可大声说话,甚至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遵守社会秩序的教育。
如果孩子对学习显示出对某类学科,比如音乐、艺术或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可以在一些学校或机构学习相关课程,这些课程有的是免费提供的。
在德国有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书,十分流行,书名是《蓬头彼得》,里面有很多荒诞诙谐的故事,来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德国的家长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养,很多好习惯也是从小注重教育的结果。比如:
自理能力:如饮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训练等等。
规则意识:盛入自己盘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须先吃完饭菜,才能吃零食。
承担责任:有严厉的德国家庭,如果孩子忘了把脏衣服放进洗衣袋(洗衣袋是存放应洗的衣服),他还得继续穿脏衣服。
承担后果:有一个德国母亲对自己总是起晚的儿子说“很遗憾,我不能开车送你去学校。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选择是放弃早餐,还是迟到。”
坚强:孩子摔倒后,只要不是很严重,父母不会马上去帮忙,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站起来。
爱心:培养孩子学会团结小朋友,爱护小弟弟妹妹,尊重哥哥姐姐的礼貌做法等等。
尊重: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和对别人的隐私的保密。德国父母大多不会在未经过孩子同意就去翻阅孩子的东西。
礼貌:德国父母在寻求孩子帮忙时会说“请”,之后会说“谢谢”。
理财:德国父母会非常严格的控制零用钱数量,会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家务以获得零用钱,避免不劳而获。
诚信:德国家长首先会以身作则,并经常会告诉孩子,要遵守约定,不能轻易违约和违背誓言,答应过的事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
自信:德国家长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自信培养,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家长都会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赏,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从小的自信来源是父母。他们也绝不以成绩的好坏去否认自己孩子在其他方面的优秀。
合作:在德国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都会有意的去为孩子们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因为在德国有这么一句话叫做“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
这些事情可能很简单、很细小,但是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他们一生好的习惯。
总结:德国人有着良好的习惯和素质,他们准时、严谨,有契约精神,不屈不挠。德国的企业也得益于德国人的这些品质,享誉世界的德国品牌不胜枚举。这与德国的学前教育和家庭影响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特别重视从小培养成习惯,这些好习惯让德国人受益终生,也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借鉴。